听闻俞老师离世,震惊,难过。俞老师是领我走进风景园林大门的人,也是我还坚持在行业内的精神标杆。最初就是因为认识、学习俞老师的作品,开始了解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深以为大地上的设计,为人的设计,为生态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才是风景园林的出路。本科期间,跨省去听俞老师的讲座,深受启发。而后有幸来到学院读研,逐渐见识到爽朗的俞老师,认真的俞老师,严格的俞老师。俞老师不仅是学院的灵魂人物,也是毕业几年来,我一直持续学习和引以为榜样的人物。
记得一年前去上海培训,需要选一个地点做主题调研。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俞老师设计的后滩公园。选择的时候,心情是忐忑的,想着过去了这么多年,这个公园是否还有生机活力,是否还像当初景观案例介绍的那样美好。后来去调研,我的疑虑也完全打消,这个公园还是那么惹人喜欢,生机与活力,历史与人文关怀,野生植物与栖息动物,都那么鲜活地存在于场地中,让我们所有组员都爱上了这里,最后我们小组通过介绍这个公园得了第一名。当时,我真庆幸自己选择了这条路,能够将这份美好带给不了解这个领域的人,也深深地佩服俞老师,呈现出这样有生命力的景观。
俞老师走了,我很难过,难过他不能更进一步实现自己的理想;难过学院失去了一位创始人,灵魂人物;难过他不能再亲自操刀,为大地带来更多奇迹。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我会带着对俞老师的怀念和敬意,继续前行。最好的纪念是传承。学院的精神早已融入我们每一位师生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也是延续他事业和梦想的最重要力量。当大家凝聚在一起时,我们也将继续沿着俞老师开创的方向继续前进。与各位同学共勉。
2017级FMLA 张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