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最亲爱的俞老师,我是您最不起眼的学生,或许您对我没有多少印象,但您却是我价值观的塑造者,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榜样。
犹记大四那年,我可以留在本校保送直博,却坚决选择报考您的研究生。老师、父母和朋友们都在劝我不要冒险,因为一旦没考上,我也将失去本校保研资格。但儿时的理想和本科专业学习经历告诉我,我想要的美好世界,不是政策驱动下的镶边绿地,不是堆砌的假山、硬化的河道,不是“透、瘦、漏”的固化审美,而是“眼里有人,心中有社会,脚下有土地”的共享山河。
我最最亲爱的俞老师,感谢您让我成为您的学生。记得当时我的工作台在门口第一个位置,您总是出其不意的端着马克杯,穿着您象征性的红色衬衣或拼花大毛衣,一脚踏进来就问“怎么样?”而我总是敷衍躲闪的小声说一句“还行”,然后迅速低下头。一根筋的我确实在设计方面没什么天赋,毕业论文也做得不怎么样,总觉得下一次更好的时候才敢跟您汇报。快毕业时我为了找工作放弃了出国调研,结果等大家都回来了还一无所获。您当时笑着问我想找什么样的,要不要留下来当助理。我莫名的自尊心作祟,说我想自己再试试。如果知道与您共处的时间会如此短暂,如果时光能倒回,我希望能留在您身边。
我最最亲爱的俞老师,我后来离开了景观行业,一直不敢回去面对您,只在每年教师节偷偷给您发一条不署名的短信。我还是平凡岗位上打杂的一员,但没有背弃您的理想。我参与了“三线一单”,参与了“蓝天保卫战”,参与了生态保护立法和国际合作,用我微不足道的力量竭尽所能的保护这个世界。我成不了您的骄傲,希望没有让您失望。
我最最亲爱的俞老师,23号那天我看到您的朋友圈,还跟同事说“我导师怎么为了看湿地搞的灰头土脸”,没想到那是您留给我们最后的影像。直到现在我看到您的音容笑貌,依旧不敢相信您离开了,甚至看到新闻说需要DNA比对,仍希望所有一切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误会。您留在您心中的伊甸园,却将我回忆的伊甸园击的粉碎。惟想您这一生是热烈的,专注的,自由的,酣畅的,并无大憾。
您走了,可您一直都在。愿您安息。
MSLA09 马牧野泣泪敬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