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俞老师
10年入学北大,12年入职土人,到今天已经认识俞老师十五年了,已经习惯了他穿着红色POLO衫端着小熊图案马克杯表情坚毅在办公室中步履匆匆,一旦跟他目光接触就会微微点头问一句“怎么样”,以为这也会是未来十年的日常,却从未想过俞老师会这样突然的离开我们。
严师的面孔
2011年论文选题,我兴奋地阐述着充满想象力的研究方向,俞老师听完只留下一句:“没有数据,全凭瞎想,还是先做好综述,做好数据再开题吧。”2019年去WAF报奖前,他翻看汇报文件突然发问,“生态系统服务包括什么?” 支支吾吾的回答换来一声叹息:“多看点书吧,多学学习吧。” 项目达不到标准时,他会直接摔笔:“你这就是胡搞!”他不会在乎甲方明天要听汇报或者下周项目要交标,达不到他的标准就一定要改——这种不近人情的严厉,如今想来却是最珍贵的专业淬火。
演讲者的魔力
跟过俞老师的几十场汇报,从闪耀的领奖台到县政府的会议室。俞老师的普通话谈不上不标准,少有优美华丽的辞藻,PPT排的傻大黑粗,介绍的也都是我所熟知的项目或方案。但每次听他的演说都会被深深感染。脱离技巧的真诚,对自己的作品的热爱与自豪以及对自己所传达的理念的笃定信仰,往往藏着最动人的力量。
固执的设计师
2013年做沣西新城中心绿廊,所有人都质疑"把城市雨水引进公园"的疯狂,但俞老师异常坚持,最后他亲自汇报说服甲方,项目得以落地。10年后,那片郁郁葱葱的绿廊证明了当年坚持的意义。每次他展开草图纸,我们总对他惊世骇俗的想法既害怕又期待,但那些看似天马行空的线条,却总会在某个深夜让我们恍然大悟。
永不停歇的脚步
2017年台州鉴洋湖鸡鸣山,俞老师在前面健步如飞,一堆年轻同事在后面呼哧带喘,好不容易爬到山顶,俞老师笑话我们说“要多锻炼啊”;2019年西安灞河,俞老师一骑绝尘走遍堤内堤外各个角落,二十人的队伍到中午只剩三四个人能跟上他的步伐……
到现在仍无法相信,生命力如此旺盛的俞老师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小熊马克杯还放在办公桌上,总觉得红色POLO衫下一秒还会出现在走廊尽头。
李源
2025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