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 页 -> 师道传承 -> 正文
2009级硕士 谢雨婷悼俞老师

被点亮的人


当老师的价值在于,会点亮学生的人生,而其中最被点亮的那个人,也成为了老师,继续师道传承。所以俞老师不只是导师,一直是我们精神世界的灯塔。

犹记本科时初涉专业,拜读您的著作,惊叹于您的作品,与现实中的传统范式形成强烈对比。内心困惑与憧憬交织,后来我鼓起勇气给您写了一封长信,没想到您竟亲自回复。虽然内容已记不清,但那份被您看见、被鼓励的感动,一直留在我心里。正是这样的时刻,让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学子,怀抱了对北大景观的梦想。

后来如愿成为您的学生,怀揣研究生时期在您影响下燃起的学术热情,听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学者的声音,我远赴德国攻读博士。在国际学术会议的场合,总能看到您--身鲜衣,精神焕发,在人群中熠熠生辉。您常喊我坐于身旁,兴奋地向教科书上才会出现的学者介绍这是我的学生。后来我出版专著,恳请您作序,您欣然应允。收到样书后,您为我感到的骄傲,我至今感念。

曾经,成为像您一样的教授是我毕生梦想。然而回国任教后,才在现实的碰撞中真正理解您是在怎样充满挑战的环境中践行理想,需要多大的勇气与毅力才能推动变革,而仅仅是坚守学术底线、踏实做研究本身,就已弥足珍贵。

最后一次见您,是在学会年会后的同门聚餐。您关切地询问我们每个人的近况。当我谈及对自身工作的怀疑时,一度哽咽。您安慰我们这些在高校中摸索的年轻教师:“少发些垃圾论文,多做点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只要对标国际前沿往前走,所有的糟糕都会过去。

忆及今年教师节我们的最后一次交谈,您仍不忘勉励与叮嘱。感谢您一路以来的照拂,我会继续努力做个好老师,将您对土地的热爱、对学术的赤诚、对学生的关爱传递下去。您的精神与我们同在。


61361b9b9bba9905d80b4852004e719

20161023日,慕尼黑工业大学景观系建系60周年庆典上,俞老师做主旨报告。那是我硕导与博导的第一次见面,堪称历史性会晤。我被俞老师临时安排坐在第一排第一个座位做德语翻译,其实听得半懂不懂,勉强翻了几句,后来还被我的博导开玩笑说翻得不太行

7bec49b699d8f2e4beb75aa62b9e773

2019921日,IFLA会议刚结束,我正要去参加晚宴,就被俞老师叫去一起吃饭。没想到竟见到了我心心念念的学术偶像Anne Whiston Spirn教授!内心的小鼓敲了一晚上以及持续了很多很多天。


5dca9b61420b750576781ba3893718f

2024119日,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俞老师。学会会议结束后,他关切地问起我们每个人的近况。虽然已经不记得具体是因为什么,但您那时开怀大笑的样子,我一直记得。


09MSLA学生

谢雨婷敬上


  •  

  • 俞孔坚教授
    景观设计教育家
    杰出国际景观设计师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创院院长

Copyright © 2020 北京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010-6275181  传真:010-62745656  邮箱:shanshan_wu@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