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要新闻


         为开展关于流域聚落人地关系演化的多学科、国际性学术合作研讨,推动流域聚落可持续发展与流域遗产整体保护的国际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2022年11月29日,“北京大学-剑桥大学流域早期文明聚落的人地关系研讨会”在云端举办。研讨会得到2022年度“北京大学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基金”资助项目,由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汪芳教授、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遥感所郭庆华教授共同申请,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主办,合办单位为剑桥大学考古系。继2021年“北京大学-剑桥大学流域文化遗产研讨会”之后,两校再次开展讨论和交流,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太原理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院校参加研讨会。

EFB19


        研讨会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推进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文化目标,邀请国内外多位专家进行主旨报告与主题报告,就流域聚落人地关系演化展开学术交流。主题既涵盖人地关系、人水关系的理论研究,也涉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多瑙河流域、大乌斯河、中国西部干旱区、嫩江流域等区域及跨区域的史前文化发展演进过程,同时包括对阿克塔拉遗址群、珠三角历史文化街区、鼓浪屿殖民遗产等具体遗产案例地的分析;时间尺度上,不仅涉及史前时期的考古分析,也从理念与数字化技术层面探讨了当今与未来流域聚落遗产保护的适应性发展路径。研讨会收到热烈反响,中国社会科学报12月5日以“探索流域文明演进轨迹”为题报道了本次会议。



图 《中国社会科学报》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报道(2022年12月5日第二版)


研讨会负责人、北京大学汪芳教授对各位与会同仁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她指出,流域是人地系统中人类最早活动的地理单元。世界范围内,早期文明与聚落多发祥于大河流域。不同流域的文明演进轨迹,与人地关系演化息息相关。流域不仅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空间媒介,亦是过去、当下、未来的时间纽带,是城乡聚落与文化遗产的基底与容器。中国早期文明起源地往往沿大江大河呈链状分布,如黄河链的山西陶寺、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河南殷墟,长江链的浙江良渚、湖北石家河、盘龙城等。流域文明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每个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如社会复杂化过程中的人水关系、环境剧烈变化下的文化响应、漕运发展与流域聚落分布变化、现代城镇化背景下聚落遗址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等。流域聚落遗址是先民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了社会发展与环境变迁的紧密联系。


郑如青 副部长,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副部长郑如青博士在致辞中谈到,北京大学与剑桥大学保持着长期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校在环境科学、地球科学、医学、天文、工学、物理、材料和人文社会等学科领域合作密切,为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提供了高质量的平台。北京大学十分期待未来与剑桥大学继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积极促进双方博士生、博士后等人员交流。本次会议也是两校建设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环节,希望能为双方开展流域早期文明聚落研究的多学科、国际性合作和交流以及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助力流域文化传承和高质量发展。


l 主旨报告

主持人:汪 芳 教授,北京大学

点评人:张昌平教授,武汉大学

报告人:水 涛 教授,南京大学

       Marie Louise Stig Sørensen 教授、院士,剑桥大学

方 勤 研究馆员、院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Christopher Evans  高级研究员、院士,剑桥大学


水 涛 教授,南京大学


主旨报告:中国西部干旱区人地关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例

中国西部干旱区包括新疆、宁夏、内蒙古西部等地,远离海洋,降水稀少,环境植被以荒漠和草原为主,水系大多属内陆河流域,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进行补给,还分布有大面积的沙漠。探索新疆地区的人地关系问题及早期文明的发展进程,主要依据绿洲模式、高地模式、流域模式等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以往在新疆各地也发现了一些公元前2000年前后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如小河文化、天山北路文化、阿敦乔鲁类遗存、切木尔切克文化等,比照在阿富汗、中亚、伊朗、印度河流域等地考古发现所揭示的规律性,水涛教授认为,在塔里木河流域山前地带的河流谷地环境中,也能找到早期文化存在的证据。近年来,南京大学在喀什地区的阿克塔拉遗址群进行了针对性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获得了重要的发现。这项工作也为今后在塔里木河流域内找到更多的早期文明遗存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Marie Louise Stig Sørensen 教授、院士,剑桥大学


主旨报告:面对河流还是背对河流:通过黄河流域和多瑙河流域对河流史前关系的思考


围绕“什么可能会影响我们与河流的关系”这一问题,Sørensen教授通过黄河流域和多瑙河流域的案例提供对这种可变性的见解。在与河流关系的变化中,可以找出两个极端。一个是当文化人将他们对自己的理解与他们对河流及其各种特征和居民的看法融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况描述为深刻的文化相遇或纠缠不清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社会或社区和河流都被视为伙伴。在另一个极端,河流可能仅仅被视为由我们对它的利用所构成,它被简化为我们如何使用它的核心物理属性,这使得河流成为一个通信系统,一条运输和贸易的动脉,而鱼则是捕获物,甚至只是偶尔活动的结果。然而,无论哪一种关系,聚落附近的河流一定是其景观的一个独特部分,这种特质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把握。


方 勤 研究馆员、院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主旨报告:石家河聚落的分期与变迁


石家河聚落分谭家岭城、石家河城和肖家屋脊文化等三期,谭家岭城时期,距今5900—5000年,面积26万平方米;石家河成城时期,距今5000—4200年,是石家河聚落规模最大、文明最辉煌时期,面积达200—120万平方米的大城,100—80米宽的护城河、最大祭祀场所印信台等布局严谨,是长江中游文明的核心区域;肖家屋脊时期,距今4200—3800年,中原文明来到了这里,聚落向城东扩展至张家湾遗址点,发现精美玉器,此时,文明继续向发展,体现了与中原文明的融合,投入中原文明怀抱,也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形成作出积极贡献。石家河聚落的变迁,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明进程的缩影,也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融合,形成中华文明的写照。


Christopher Evans  高级研究员、院士,剑桥大学


主旨报告:时间与河流:调查英国剑桥郡大乌斯河的史前史


大乌斯河是英国英格兰东海岸的河流,发源于北安普敦郡布拉克利以西的山地,注入沃什湾。虽然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河流之一,但Evans教授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近距离研究该地一个800公顷的低地区域的考古学。他认为,流域是考古研究非常重要的一个单元,具有动态、复杂性的特征,其中的岛屿、低地也需要被关注,每个岛屿存在自身的使用历史。流域问题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河流是一种沟通的手段,一种地理分界,需要采用多手段方法去研究。并且,遗址的数量往往非常惊人,需要一定程度的严格的统计抽样,并用精细化的技术进行路径分析。


张昌平 教授,武汉大学


点评与交流


在主旨报告的点评与交流环节中,张昌平教授提到,流域是在文化上具有个性的载体,但它同时又是文化交流的通道,这在工业革命之前都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研究流域可以让我们理解文化存在的多样性,同时还可以让我们理解文化在交流上的必要性。从英格兰的河流到欧亚大陆东部的河流,在气候特性上既有温润的海洋性气候,也有大陆性气候、干旱性气候,不同的地方特色在文化交流上也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性,这样的流域文化的呈现对我们理解早期文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l 主题报告-上半场

主持人:王长松 研究员,北京大学

报告人:Pauline Sebillaud(史宝琳) 副教授,吉林大学&CNRS(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曹 凯 博士生,南京大学

薛鹏程 博士生,北京大学

杨泽坤 博士生,北京大学


Pauline Sebillaud(史宝琳) 副教授,吉林大学&CNRS(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主题报告:中国东北嫩江流域的聚落形态:环月亮泡区域性系统调查主要收获


2012至2016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等单位在吉林省西北部、嫩江西岸的月亮泡和新荒泡周边开展的区域性系统调查,是首次在吉林省和松嫩平原区域开展的此类工作。此次调查发现的材料在年代上涵盖了从公元前1万多年至晚清民国时期这一漫长历史阶段,揭示了各个时期人群在围绕环月亮泡水域生产、生活过程中而形成的区域聚落形态。本次汇报首先介绍调查的收获与相关认识,将各时期聚落空间结构的历时性变化和生业模式与之前在辽宁省和内蒙古开展的区域性系统调查工作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进而加深我们对整个东北地区长期进程中的聚落形态和经济多样性的解释。


曹 凯 博士生,南京大学


主题报告:新疆喀什乌帕尔绿洲史前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以阿克塔拉遗址群为中心


乌帕尔绿洲地处喀什地区疏附县的西部,位于昆仑山北坡的山麓地带,因泉水富集而形成了绿洲环境。乌帕尔是前往塔什库尔干县的必经之地,也即是沟通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必经之所。70年代以来,乌帕尔绿洲内调查发现了大量的细石器、青铜时代等早期遗存。2021年南京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对乌帕尔绿洲内阿克塔拉遗址群展开考古调查和发掘。本次汇报主要是基于考古调查和发掘,介绍乌帕尔绿洲内各早期遗址的分布、保存状况,结合具体工作,介绍本次考古发掘的方法、过程、学术目标以及初步认识。


薛鹏程 博士生,北京大学


主题报告:“人口-生产-生态”演化视角下流域聚落的适应性发展路径


聚落是流域空间的重要节点,在城镇化和流动性的背景下面临破碎化、同质化、劣质化的危机。以人地关系紧张的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的聚落为研究对象,结合社会生态系统与适应性循环理论,使用相关性分析、文本分析与空间叠合分析进行研究。报告首先分析500年来“人口”、“生产”、“生态”的适应性演变规律,发现人口和生产子系统驱动了历史时期的流域聚落发展,造成了不断增加的生态压力的历史规律;然后总结目前流域聚落相关政策的发展历程、目标维度与空间效益,发现政策目标重产业轻生态,而政策空间覆盖度有限。在此基础上,提出宏观落实文化遗产空间体系、中观统筹“区域”与“要素”、微观协调“生产”与“生态”的流域聚落适应性发展路径,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杨泽坤 博士生,北京大学


主题报告:激光雷达在文化遗产建模中的应用


如今,数字技术在助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方面成果显著,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对文化遗产进行三维建模是完成遗产数字化的重要一环。激光雷达作为一种主动遥感技术,能够在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精确获取物体的位置属性信息,目前已经成为了数字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报告从激光雷达遗产建模出发,系统阐述了用于不同场景遗产保护的激光雷达硬件平台,并结合实例分别介绍了各种硬件平台的适用范围和保护实例,详述目前激光雷达三维建模在遗产保护传承发展中的应用,并以此探讨激光雷达在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发展。


王长松 研究员,北京大学


点评与交流


在主题报告上半场的点评与交流中,王长松研究员提到,史宝琳副教授聚焦嫩江流域,尤其是环月亮泡区域的聚落发展,分析了从新石器时期一直到民国时期的聚落调查情况,呈现出了不同时间阶段聚落数量的增长和衰减及其相关原因;曹凯博士关注的阿克塔拉遗址群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环节,其调查呈现出了非常精彩的细节,尤其是小麦的农作物种植、青铜器的使用等等;薛鹏程博士的汇报数据量庞大,主要是从社会生态系统,尤其是人口、生产和生态三个环节,以500年的时间尺度来探讨传统村落适应性的变化过程,另外还可以进一步非传统村落的角色;杨泽坤博士的报告体现了在全球生态遥感调查当中越来越多使用的激光雷达技术在文化遗产当中的应用,也带给我们许多技术上的启发。


l 主题报告-下半场

主持人:高晨舸 副教授,太原理工大学

报告人:林诗婷 博士生,剑桥大学

卫 然 博士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杨国华 高级研究员,剑桥大学


林诗婷 博士生,剑桥大学


主题报告:原真性与怀旧: 探析珠江三角洲历史街区的活化利用


并非所有的遗产都必须原封不动地完全保护。为适应当代发展需求,对遗产进行活化利用的讨论也不断增加。位于广东省的佛山岭南天地是珠江三角洲的经过活化利用后的历史街区,具有典型的岭南文化。以此为案例,基于遗产保护的重要概念“原真性”和游览遗产的重要原因“怀旧”,探讨了历史文化街区如何在考虑遗产保护和现代发展的需求下被活化利用,以及活化利用需要关注的因素。研究发现游客对活化利用后的历史街区感知原真性显著正向影响游客的怀旧,而游客的怀旧则正向影响其对街区的满意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感知原真性没有对游客的体验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这表明随着复古成为潮流,怀旧对遗产保护和遗产活化利用的重要性应受到关注。而如何权衡活化利用后历史街区的原真性和游客体验需要进一步研究。


卫 然 博士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主题报告:从殖民历史到殖民遗产:关于鼓浪屿的遗产话语与选择性阐释的探讨


遗产本质上是充满矛盾的,尤其是后殖民国家的殖民遗产。通过问卷和访谈,本研究以鼓浪屿为例,分析地方政府的权威遗产话语,以及游客如何看待鼓浪屿的殖民历史和构建他们自己的遗产话语。结果现实,地方政府的权威遗产话语和游客的外行话语均不认为殖民历史本身是负面的。但是,游客更希望获得全面的遗产信息,而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性阐释遗产信息,这就导致了隐性的矛盾。尽管权威遗产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行话语,多数游客仍然希望地方政府能够展示更加完整和中性的遗产信息,以便形成自己对于殖民历史的理解。从批判遗产研究的角度看,这一矛盾反映了地方政府和游客之间的权力不对等,也提醒了地方政府和遗产专家重新审视遗产旅游和保护过程中的遗产阐释。本文由此呼吁更多关于选择性阐释的合理性的反思,因为选择性阐释本身是一个地方政府与游客之间的权力关系导致的复杂过程,并且最终导致了权威遗产话语的形成。


杨国华 高级研究员,剑桥大学


主题报告: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时期的建筑发展和演变


仰韶文化(5000-2500 BC)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个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目前有超过上万个遗址分布在十多个省份,其核心区为陕西、河南、山西和甘肃省。自从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的一百多年来,先后有300多个仰韶文化遗址被科学发掘;大多遗址地发掘出大量的房屋建筑基址。其建筑风格和类型按照年代大致分为仰韶文化早期半坡时期,中期庙底沟时期,晚期西王村时期。半坡时期为半地穴式,一般为单间,无墙,平面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庙底沟仍以半地穴式为主,出现地面建筑,发明了柱础和木骨泥墙技术,平面以方形为主,面积较大;西王村以地面建筑为主,出现分间和套间建筑,有成熟的筑墙技术,可以营建大型公共建筑。居址排列有序,在早期以圆形与半地穴式单间建筑为主,逐渐发展和演变为平地起建的方形单间和套间建筑,建筑面积也明显扩大。


高晨舸 副教授,太原理工大学


点评与交流


在主题报告下半场的点评与交流中,各位学者从对早期文明聚落和考古遗址的关注延伸到了近现代遗产地和当代历史街区,涉及的话题涵盖方方面面,对仰韶文化时期的建筑发展和演变、历史街区的活化利用和殖民遗址等都有非常详细的探讨。高晨舸副教授认为,目前学界对于遗产地的探讨,已经从以往对遗产单体为主扩展到了对遗产及其周边的地形地貌、水文、基础设施等物质要素,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非物质要素的关注;从以往对遗产客体的关注转移到了对主体感知、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及影响作用的探索;从以往对静态遗产的关注,转移到了对遗产动态演化的研究,这种基于历史沉积、时空动态和价值完整的遗产保护观念也逐渐发展为一种遗产保护的方法论。


l 致谢

汪 芳 教授,北京大学



汪芳教授再次感谢各位前辈、同行、朋友们对本次会议的支持,交流自己的真知灼见,共同推动流域文明和文化遗产的研究。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关注文化遗产和考古工作,同时持续聚焦流域环境,出台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国家战略。本次基于多学科交叉的研讨会正是对此的积极响应。

千里江河,追溯之路,始于足下。城乡规划专业是服务城乡的未来发展,而对其历史过程的深刻理解将有助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结构中加强考古学等的储备,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能力,从而全面、系统挖掘和深刻阐释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本次研讨会体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和互鉴。探索人类文明以来,聚落历史发展和文明起源延续的环境背景与人水关系演化机制,搭建流域人居环境的跨学科交叉平台,开展科技基础性工作和创新性研究,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这对理解流域早期文明聚落的人地关系,对流域聚落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以及流域自然和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朱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