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举办巫鸿教授演讲及对谈会 倡导多学科对话

时间:2015-11-09 08:50:02 来源:学院办公室 作者:朱亮亮
     

11月2日晚,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座无虚席,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主办的“‘空间’与‘缺席’——巫鸿教授谈美术史研究与‘景观’和‘建筑’暨对谈”活动在这里举办。著名艺术史专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发表演讲,并与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展开了对话。

讲座现场


       参与对话的嘉宾既包括来自艺术史与考古学领域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宁、故宫博物院考古所研究院王睿,来自古文献研究领域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来自比较文学与东亚研究领域的纽约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张旭东,也包括来自建筑与景观设计领域的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副总编辑殷力欣,新华社高级记者、《城记》作者王军也参与了对谈。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主持对谈。
        巫鸿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艺术史研究,研究领域贯穿古代与当代,成就卓著,很多研究涉及到中国历史上的景观与建筑,《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等著作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近年来的新作《废墟的故事》、Remaking Beijing: The Creation of a Political Space及《阅读缺席:中国艺术史的三个时刻》(《世界3》)等则提出了“空间”、“在场”、“缺席”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当晚的演讲,巫鸿教授围绕“空椅子”、“孔洞”和“无字碑”三个关键词,以不同时代、文化和国别的视觉材料,阐释了对“空间”与“缺席”的理解,提出“空不是无,空是一种存在”,并深入探索了“阅读缺席”在方法论上的潜力。


巫鸿教授发表演讲


        嘉宾围绕“空间”与“缺席”和巫鸿教授演讲中对此的阐发,进行了精彩的对谈。张旭东从“叙事性”出发,阐释了将时间性带入“空”的重要意义;丁宁则提出,对“空”可以做进一步的发挥,形成对文化的深意曲折的表达;李迪华主要谈了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问题;王军结合“空”与“空间”,讨论了中国建筑文脉与空间效果的表达;李零则由巫鸿教授新作《废墟的故事——废墟的故事 :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出发,谈了当前中国大肆拆迁带来的“废墟”问题,以及“空”对人类社会的特殊意义。


对谈嘉宾合影
   

俞孔坚对学者对谈进行了总结。他首先指出,巫鸿教授讨论的“空”与“实”正是景观设计的基本语言,城市的布局、建筑的布局,空间的布局就是以“虚空间”来定义“实空间”,而对这两者处理的不同正是东西方建筑文化差异的关键所在。他最后还回忆在哈佛求学时,曾就“桃花源”的问题请教巫鸿教授,而今天通过巫鸿提出的“孔洞”问题,又再次加深了对桃花源的理解。“桃花源为什么有这么强的艺术感染力,就是因为从文字上和艺术上营造了空,里面装载了和谐的声音。”俞孔坚还特别对参与对谈的学者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希望能够营造更多的平台,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对话与交流。
       建筑与景观设计涉及理学、工程、设计、规划、美学等多个学科,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一直致力于推动跨学科的交融与对话。此次“‘空间’与‘缺席’——巫鸿教授谈美术史研究与‘景观’和‘建筑’暨对谈”及不久前举办的“建筑与景观的‘白话’说”茶座等,都是基于这一理念所举办。景观学院计划在未来举办更多的跨学科对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