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 页 -> 各界唁电 -> 校内外各界人士 -> 正文
车伍(北京建筑大学教授)

悼念俞孔坚教授

登机前,突然收到赵杨发我的俞老师遇难于世界最大的巴西潘塔纳尔湿地的噩耗,痛心疾首,难掩泪水,实在太难以置信!九小时漫长的航程,却始终无法入眠,俞老师的音容笑貌不停地浮现眼前…。仅记几件与俞老师打交道的旧事以表怀念和哀悼。

俞老师比我年轻七岁,是我敬重的专业学者之一,也是我一直重点关注的学者之一。一是因为太熟悉,二是作为水或环境的“姊妹专业”-景观学专业中的中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大师,成就斐然。近一二十年来,他对水的格外重视和研究几乎已成为水的专家。三是我一直视他为该专业领域的一面旗帜。有很多次,我和朋友说,我有一种冲动,老想写一篇关于俞孔坚教授的功过,因为除了他的成就和影响力,在国内他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大师。当然,我不会有能力和勇气写,因为太具挑战性,最起码,得把他最有成就感和影响力的那些水与景观工程项目,做更详细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其中不少都在国际上获大奖,就这一点我也很难做得到了。事实上,那些著名的项目,我起码也现场考察过近十个,有几个还不止一次。六盘水的明湖湿地、天津桥园废弃地改造的“水泡泡”等,我还和俞老师一起做过现场考察,我们在现场的那股子活力和劲头,好像是不相上下,他是热情洋溢地拍摄、记录和欣赏自己的杰作,我则是积极地拍摄、记录和学习,也不妨从水的角度挑挑毛病。

最早打动我的,是俞老师从哈佛回国后出版的《野草之美》和《反规划》,在当年那一股审美水平和“城市化妆运动”背景下,如一股清流,更似吹响的战斗号角。对他的争议,部分可能也是源于那时候?

最早一次认识或当面和俞老师打交道,是在北京的一次学术活动中,有我俩的报告,我肯定讲的是雨水控制与利用,他讲的肯定和景观生态有关,题目已不记得,过去已有二十年了。我讲的内容应该是给俞老师留下好的印象,俞老师当即邀请我去给北大的学生们做了一次讲座,那次还同时邀请了那位艾大师,他讲的什么不记得了,但肯定是挺独特,广州土人的庞伟先生和艾的互动也印象深刻。

从那之后,和俞老师接触的机会多了起来,包括很多年参加他的博士生、硕士生的与水和雨水相关的开题和答辩,还有后来热起来的海绵城市及其项目。他的学生,也有现在在北建大和雨人公司发挥重要作用。

昨天上午,刚给俞老师发的壮观的潘塔纳尔湿地的视频点了赞,听见他熟悉的激情解说声音。俞老师这次之行的主要内容应该就是关于《海绵地球》。想起去年也是九月,我与鸟友们就在这个世界最大的潘塔纳尔湿地拍摄鸟和动物,那时正处于它的旱季,许多沼泽干涸,水面大幅度减少。如果在雨季,那里到处都是沼泽湿地、水面和植物,真犹如一巨大的海绵……。

俞老师不幸于此处,实在痛惜!


俞老师安息,亲人节哀!


一夜无眠,悲叹不已。

2025925日于去布里斯班的飞机上


  •  

  • 俞孔坚教授
    景观设计教育家
    杰出国际景观设计师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创院院长

Copyright © 2020 北京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010-6275181  传真:010-62745656  邮箱:shanshan_wu@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