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 页 -> 各界唁电 -> 校内外各界人士 -> 正文
唐亮(唐亮钢笔画研究院)

青山含悲,师魂长存

——追忆俞孔坚老师


当那则令人心碎的消息如惊雷般在建筑与景观设计界炸开,我的世界瞬间被阴霾笼罩。一生心念自然的俞孔坚老师,在巴西不幸坠机遇难,这位中国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大师级教授,在他学术水平达至行业巅峰之时,突然逐梦而去,徒留我们在尘世中扼腕叹息。


俞老师,宛如自然派来的使者,将对大地的深情、对生态的敬畏,毫无保留地融入到他的理论、教学与创作之中。他的理论,是建筑与景观设计领域的一座灯塔,为无数迷茫的学子照亮前行的道路。在他的理论指导下,我曾踏上一段充满诗意的创作之旅,创作出钢笔画《望山,望水,望时光》系列。那一幅幅画作,不仅仅是线条与色彩的交织,更是我对自然感悟的深情倾诉。当这系列作品在新建的北京大学建筑景观美术馆首展时,我仿佛看到了俞老师欣慰的笑容,他就像一位默默的守护者,见证着学生在他的指引下绽放光彩。


俞老师对学生的教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找灵感,这一理念在当时看来,或许有些“离经叛道”,但正是这种对传统的突破,让我们看到了设计的无限可能。他提倡学生画速写,在速写中捕捉自然的瞬间之美,感受生命的律动。在他的课堂上,我们不再是埋头于书本的“书呆子”,而是怀揣着对自然的热爱,用画笔记录下每一处动人的风景。每一次外出写生,都是一次与自然的亲密对话,每一次速写的完成,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俞老师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设计源于自然,又归于自然,只有真正融入自然,才能创造出有灵魂的作品。


每年的“艺界融坛”论坛,是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领域的一场盛会。作为策划者之一,我们深知这个论坛的成功离不开俞院长的大力支持。他总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各界人士的参与,为论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在论坛上,他高屋建瓴的见解、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受益匪浅。他就像一位智慧的领航者,引领着我们在学术的海洋中乘风破浪,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


俞老师的离去,是中国建筑与景观设计界的一大损失。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夜空,虽然短暂,却留下了耀眼的光芒。他留下的作品和思想,永远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时代的局限和遗憾。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对传统设计理念的挑战,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在他的思想里,我们感受到了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这些宝贵的财富,将激励着我们后来的从业者不断前行,在设计的道路上追求卓越。


如今,俞老师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心念自然的情怀,将化作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在建筑与景观设计的道路上,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更加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每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感受那清新的空气、潺潺的流水、翠绿的山林,仿佛就能看到俞老师那熟悉的身影,听到他那亲切的教诲。.


青山含悲,师魂长存。俞孔坚老师,您一路走好。您的教诲将如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您的精神将如春风,温暖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我们会带着您的期望,继续在建筑与景观设计的领域里探索创新,为实现中国城乡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愿您在天堂安息,那里一定有您最爱的青山绿水,有您梦想中的美好家园。



  •  

  • 俞孔坚教授
    景观设计教育家
    杰出国际景观设计师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创院院长

Copyright © 2020 北京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010-6275181  传真:010-62745656  邮箱:shanshan_wu@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