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著名景观设计大师、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创始人俞孔坚教授在巴西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享年62岁。消息传出后,“中山网”“中山+”等本地权威平台迅速转载,无数市民在微信群、微博等社交平台自发转发悼念,一句句“谢谢您,俞老”“岐江公园永远记得您”,道出了中山人民,尤其是西区居民,对这位为城市留下不朽印记的设计师的深切缅怀。

▲俞孔坚教授
1999年,当俞孔坚第一次走进位于中山西区的粤中造船厂旧址时,眼前是锈迹斑斑的钢架、废弃的船坞、沉默的水塔和散落的旧机器。当时,中山市政府计划整体拆除这片工业遗存。俞孔坚却坚持:“先不要拆,这是城市的记忆,是普通劳动者的历史,可以做成一个有故事的公园。”他力主保留工业痕迹,让历史在绿地中延续。

▲粤中造船厂旧址
俞孔坚的设计理念在当时堪称“颠覆性”。他拆除了围墙,让公园向城市开放;他保留了原址的13棵老榕树,引入野草与乡土植物,打造“会呼吸”的生态空间;他将龙门吊改造成雕塑,铁轨延伸为步道,船坞框架变为展览空间——通过“保留、改造与再利用”,让一片工业废墟蜕变为充满生命力的城市绿心。

▲俞孔坚教授将粤中造船厂旧址,改造成一座开放、生态、承载历史记忆的“生存景观”——岐江公园
2001年,中山岐江公园正式建成,迅速获得全球瞩目。2002年,项目获得年度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荣誉设计奖,成为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景观设计项目。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花园式”公园,而是一座讲述城市记忆、尊重自然过程的“生存景观”。它让西区人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废墟可以重生,野草也值得被珍视,普通人的生活痕迹也能成为城市的风景。
一位曾在粤中造船厂工作三十年的老工人,站在保留下来的铁轨前感慨:“看到这些老物件还在,心里就踏实。我儿子是在厂里出生的,我老婆在饭堂做过饭,这些铁轨运过钢材,也见证过我们的岁月。现在公园建得漂亮,但没有把‘我们’的故事抹去,这就是在记住我们。”
这座公园迅速成为中山最具活力的公共空间之一。市民在这里晨练、散步、跳舞、遛娃,上万对新人在此拍摄婚纱照,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老人在树荫下对弈。住在附近的居民说:“俞教授给我们留下的不是景点,是生活。每天来走一走,心里就踏实。”
在多次访谈中,俞孔坚曾深情表达对中山的欣赏:“中山有山有水有人文,城市尺度适中,是大湾区中极具潜力的宜居城市。”他建议“以山为骨,以水为脉,以生态与文化为魂”,实现“山、水、城共融”。而岐江公园,正是这一理念在西区的首次落地,也为中山“一河两岸”发展战略提供了可复制的生态范本。
如今,西区滨水空间不断延展,绿道成网、生态成片,人与自然的关系愈发亲密。这背后,是俞孔坚教授二十年如一日的智慧浇灌与精神引领。
他是从哈佛归来的院士,是国际大奖的获得者,但在西区人民心中,他始终是那个穿着布鞋、蹲在草地上看植物长势的“俞老”——一位真正懂土地、爱人民的设计师。
他用一座公园,唤醒了一座城市对生态与记忆的尊重;他以“足下文化”之名,为普通人写下了最温柔的城市诗篇。
今天,岐江水依旧静静流淌,红飘带在风中舒展,野草在砖缝间生长——那是他留给西区最深的印记,也是人民对他最长久的怀念。

▲岐江沿岸生态廊道水清岸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俞孔坚,1963年出生于浙江金华,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1997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2003年)与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2010年),并担任首任院长。创办“土人设计”(Turenscape)并主编《景观设计学》期刊,推动现代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他倡导“大脚革命”“海绵城市”“足下文化”“野草之美”等理念,主持完成数百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生态设计项目,遍及中国200多个城市及海外多地。
2012年,当选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ASLA Fellow);
2016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外籍);
2020年,获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最高荣誉——杰弗里·杰里科爵士奖;
2021年,获“柯布共同福祉奖”
(John Cobb Common Good Award),表彰其对生态文明与人类福祉的贡献;
2023年,获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库珀·休伊特国家设计奖
(Cooper Hewitt National Design Award);
2023年,获奥伯兰德奖
(The Cornelia Hahn Oberlander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ize),被誉为“景观设计界的诺贝尔奖”;
曾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等国家级荣誉。
2002年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年度荣誉设计奖——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景观项目,实现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在国际权威奖项上“零的突破”;
2003年 中国建筑艺术奖;
2004年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环境艺术类)——中国美术界最高国家级奖项;
2009年 城市土地学会(ULI)全球卓越奖(亚太区)
多次被国内外高校列为城市更新与工业遗产再生的经典教学案例。
深切缅怀俞孔坚教授。您播下的种子,已在西区人民心中生根、开花。愿先生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