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俞老师,是因“反规划”那束光。在千篇一律的图纸迷宫里,它像晨曦劈开雾霭,由此慕名成为了您的学生,把“脚下有土地,眼中有社会,心里有人”悄悄刻进骨血。
毕业十年间,与俞老师几次擦肩。会议厅的远端,您仍着那袭红毛衣,声音清亮如昨。我隔着人群,把欣喜与感恩悄悄放在心底。如今我虽渐渐远离景观行业,却从未停止关注俞老师的研究与项目—— 您是每个学生的精神支柱,默默支撑着我们跨越每一个工作中的难关,度过那些寻求突破的日夜。
如今星坠,山河同悲。我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位师者,更是一位把胸膛贴在土地上、替山川呼吸的赤子;一位在生态疆域独力守夜的先锋。
俞老师,愿您归去之处,依旧霞光万道,林海浩荡。
而我们,会带着您点亮的那粒火种,继续匍匐在土地,把“再造秀美山川”的誓言,写进每一寸苏醒的泥土。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光在,则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