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恩师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并师母及家属:
天地失色,日月无光。
山河呜咽,四海同悲。
惊闻吾辈恩师俞孔坚教授遽然离世,北大景观校友会全体同仁皆感晴天霹雳,不能相信,不敢相信,更不愿相信!巨大的悲痛瞬间将我们淹没,让我们如坠深渊。哀恸如滔滔潮水般汹涌而至,泪水如倾盆大雨般情难自抑。多少回忆涌上心头,多少教诲萦绕耳畔,多少寄语重现眼前,多少遗憾肝肠寸断。他那标志般的腼腆笑容,他那略带口音的亲切话语,此刻都化作最痛心的怀念。
回望恩师一生,是将大写的“人”字问心无愧地写于天地之间的一生。恩师之于我们,是严师,更是慈父。从资源楼创业伊始的朝气蓬勃,逸夫二楼3147的彻夜长明,到红四楼的典雅静谧,再到景观楼的中庭光暖,北大景观共计一千余名学子在恩师的带领下走过了风风雨雨28个春秋,北大景观学子们也由最初的星星点点发展到如今的遍布全球,如同一粒粒种子在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恩师致力推动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实践,从“大脚革命”到“生存艺术”,从“逆向规划”到“海绵城市”,从“生态安全格局”到“气候韧性设计”,恩师将对土地与自然最深沉的爱,化作点亮我们思想的薪火;从永宁江徒步到大运河骑行,从西溪南夜游到严田村行读,从新燕园漫游到红树林观鸟,恩师带领我们以脚步阅读大地、丈量山河。恩师真正将知行合一植入了我们每个学生的学术生命,这份再造秀美山川的志向、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的情怀,早已成为我们无数北大景观人永不褪变的精神底色。
让自然做功,让野草之美重归城市。恩师用永不疲惫的身躯、永不停歇的脚步、一点一滴,一城一地,擘划着美丽中国的蓝图画卷,向世界讲述着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恩师是先锋、是旗手,更是我们学术道路上永不熄灭、永恒守候的灯塔,是我们心中最坚实的依靠。即使我们已经毕业远航多年,那座灯塔依然在前方闪烁着温暖的光芒。让我们永不迷失方向,前路无所畏惧。如今,恩师的离去,让中国乃至国际景观学界顿失泰斗,更让我们每一位学生,痛失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引路人。
恩师一生,荣誉等身,著作等身,但在我们心中,他更伟大的成就是塑造了我们追求真理、勇敢、浪漫、兼具理想主义与专注执着的灵魂。他教会我们的,不仅是设计的手法,更是看待天地自然的境界和守护秀美山河的担当。如今,恩师溘然长逝,他牵挂的“新桃源”,他探秘的伊甸园,他未竟的海绵星球事业,将成为我们肩上沉甸甸的使命。对于吾辈,也许最好的缅怀就是接力前行,为天地为自然为人类,一人一点贡献,不计得失进退,努力成为像他一样的灯塔,用光传递着光,为后来者指引前行的方向。这,或许就是我们对恩师最好的告慰。
清风明月能知我,锦绣山河日日新。
恩师一生,心系山河大地,魂归苍穹自然。他的风骨,已化作神州大地的巍巍青山;他的智慧,已融入华夏风土的汤汤江河。
生于自然归于自然,倾碧血化入碧波壮美画卷,燕园秋风桃李泣
丈量山河守望山河,用大脚绘就大地雄浑诗篇,五洲春雨草木新
我们最亲爱、最敬爱的俞老师,您的精神永远与我们同在,与每一片您深爱的绿水青山同在!
魂兮归来!
吾师千古!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校友会 全体学生泣挽
2025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