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 页 -> 师道传承 -> 正文
2016级硕士、2025级博士研究生 程可欣悼俞老师

今夜仍未入眠,久久无法平息。

遥想起最初靠近北大景观的契机,是被俞老师《城市景观之路》一书所打动。彼时的我囿于“景观是设计小公园”这样的认知中,在本科毕业的前夕陷入迷茫。俞老师在书里说起城市美化运动的可叹可悲,又讲述河流、梯田、各种野草的生动可爱,他用他的思想与文笔将那一幅幅“与自然为友”的画卷摊开在我眼前,让我想寻找景观更多的可能。

2016年怀揣着无尽的敬意与认同,我入学北大景观。以俞老师为首的学院老师们向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那是包容且充满可能的天地,他们教会我肆意书写。也是这一年我开始创作音乐。

2017年,我第一次在国际风景园林教育大会上唱了写给学院的歌,俞老师在下面听的满脸笑意。那年暑假,我们在学院自建了咖啡馆,开幕那天他来支持,甚至还会关切我怎么长痘了。

2018年的乡村设计课,他带我们探索西溪南古村落的风光,健步如飞,神采奕奕。

2019年我硕士毕业,我选择去了地产行业,他说怎么不去设计院?我说怕自己做不好设计。


那时的我太过片面,我已学生态,但预想景观要做的事、能做的事仍远不如俞老师看到的那么宏大。

直到我兜兜转转,地产转至规划院,又决定回到学院重做科研,我开始理解更多,我开始想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再说回硕士入学的本心,为了学科,我开始想尽一份力。

2025年我回学院读博,作为新生代表,我终于有勇气说出“愿以科研之力践行治愈地球之旅”。


然而,时代的书页戛然而止,上周还在祝福新生开学快乐,还在说起景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机遇的他,像陨落的天体,西沉却不再升起。为什么要天妒英才?!真的难以接受,明明他还应桃李芬芳,教泽绵长。

一幕幕回忆与现在交织,世人对俞老师争议不断,我只觉他们未全理解他的理想,他是最好最好的老师,教给学生热爱土地,热爱自然,热爱地球。景观从来不仅是修剪小花园那些,景观是关乎人类生命的!

可如今俞老师的生命留在了潘塔纳尔,地球最后的伊甸园。留存的最后视频里,短短的3分钟,他还是用精妙的文笔为地球、为人类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忠实的理想主义者永不停息,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在为他的生态理念奋斗,令我们感慨又难过。


俞老师!学生缥缈着写了好多话,仍不知该怎样才能悉数描述那些历历在目的过去如何照拂了我,您却用妙笔生花的语言传递了那么崇高的理念,不朽的精神。

我的来时路是受您熏陶,识得景观世界的一隅。步入北大景观师门,一生都觉荣幸至极。

太多世人不知您当初捧一抔黄土离开祖国,是为了带着更深沉的爱回到故土。

一个时代定稿,终将留下供后人翻阅的光辉注脚。

最爱中国大地的人离开了,恩师千古。



2016级硕士、2025级博士

程可欣泣笔

2025.9.25


  •  

  • 俞孔坚教授
    景观设计教育家
    杰出国际景观设计师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创院院长

Copyright © 2020 北京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010-6275181  传真:010-62745656  邮箱:shanshan_wu@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