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丽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司长)

纪念俞孔坚老师


923日在新疆调研的路上惊闻噩耗,不敢相信、不愿相信还不得不信,俞老师以这样的方式告别我们。震惊、惋惜、痛心,在他刚刚入选为“2025年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航者”之际。

初相识于俞孔坚老师,是2023年参加一次单位组织的NbS的一次会议,俞老师受邀作了报告。彼时,NbS国际标准刚刚发布, NbS亚洲中心也在筹备成立中,对我们而言,NbS是个新鲜事物。俞老师的报告展示了为应对气候变化、抵御洪涝灾害,基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和生态智慧的城市生态修复的理念、理论和生动案例,我惊叹我们已经有了符合中国实际的NbS成功做法。其实后来,和同事一同到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院调研,看到学院墙上挂满了俞老师团队完成的生态景观设计案例,有曾去过的冯家江陆海统筹海洋生态修复,也有婺源巡检司的乡村改造,更有众多国内外成功案例类型多样、各具特色,我们肃然起敬于这些写在大地上的作品。特别是一张纽约时报头版头条刊登的俞老师大幅照片和文章,原来俞老师早就把我们传统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智慧传播到了国外并且得到了国际的认可。从此,我对俞老师的作品有了更多的留意,一有机会便去实地看看,对俞老师的设计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他常常说的望山得水,让我时时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 ,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俞老师是一个有大爱有理想的人,他开创“海绵城市”,被采纳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大力推行,为全球城市韧性建设提供“中国方案”;他将城市与景观设计视作“生存的艺术”,率先倡导回归自然生态的“大脚美学”理念并积极践行;他开创性提出“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建议,被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他的“逆向规划”方法,坚持生态优先,将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引入景观和区域规划,为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体系建设、协调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他的诸多著作,将深远的影响城市规划建设、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保护,影响致力于推动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人们;他以对自然的热爱,站在地球是生命共同体的高度,开启了他的海绵星球之旅,试图以此唤醒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地球家园的爱护。他获得诸多国内国际最高荣誉,他的杰出贡献在于正在改变我们的观念理念,并找出了有效解决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路径和方法。

他以这样的方式离开我们,悲壮而惨烈,令我们痛彻心扉,但回归于他热爱的大自然,献身于他挚爱的事业,也终是他的愿望。他最后的呼吁也是要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更多的唤起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如何寻找最佳的人与自然和平共处解决方案。我们将秉承他的遗志,为建设好、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而努力!

我们痛失一位良师益友,愿老师安息而海绵星球之旅不息!俞孔坚老师永垂不朽!

卢丽华写于2025926日乌鲁木齐返京途中。


  •  

  • Professor Kongjian Yu

    Educator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istinguished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Architect

    Boya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Peking University

    Founding Dean of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Peking University

Copyright © 2020 Peki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Contact: 010-6275181  Fax: 010-62745656  Email: shanshan_wu@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