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敬悼孔坚先生:
呜呼!天不憖遗,夺我景匠。先生之逝,非惟园林折其栋梁,实乃生态失其星火。每忆先生革除积弊,重立造景秩序,未尝不抚卷长叹。余平生所倡"有机营造"之理,竟与先生之道若合符契。
夫营造之学,岂在雕琢粉饰?当以易理为宗,融山水骨血,贯天地气脉。今之营造,必立三重之境:根基层铸就山水格局,建设层塑造空间筋骨,运营层赋予生命韵律。此中真意,正契先生"天地人神"和谐之旨。
方今雾锁城池,水失其性,此非营造失道之验乎?先生尝力斥浮华装饰之弊,与余"去华存真"之论如出一辙。当此生态文明建设关键之时,尤当秉承先生遗志,以国土视野统摄城乡,以生命理念抚慰山河。
吾辈当以先生为范,立三纲以正本源:
一曰"破界"——融通建筑、规划、园林诸艺,复归古人"胸有丘壑"之整体思维。当效相地立基之智,察山水脉络,观气韵流转,使营造宛若自然生长,不露斧凿之痕。
二曰"立魂"——视建设工程为生命体,尚有机建造之道。当以传统相地理水之术,营造藏风聚气之局。引自然之气,定山水之势,虽出人工,宛自天开。使石含阴阳,水具流韵,木显生机,构筑生生不息之境。
三曰"致远"——既重当下之效,更虑永续之道。营造当为后世留白,使场所可呼吸,能生长,善蜕变。纵百载流逝,犹见匠心独运;历岁月沈淀,愈显智慧深邃。
观今之弊,多违天道:或断水脉而伤地气,或削山势而绝来龙,或铺硬质而阻生机。此皆失"有机"之本。吾辈当秉先生之志,于气候变迁之际,筑可呼吸之场所,营可生长之家园。
先生虽逝,然其破界之思已播九州。吾辈当以风水智慧察天地之气,以相地理水通古今之变,以有机建造立不朽之业。使每处营造,皆成天地人神对话之场;每方山水,俱显华夏文明传承之魂。
诚能如是,则先生精神永存,与山河同在,共日月长明。异日泉下相逢,犹可执手共论天地造化之妙!
伏惟尚飨!
后学铁明谨奠